美国独立二百周年之际,精心筹备竞选活动的总统候选人,穿插其中的社会名流,借机扬名的乡村歌手,疯狂追捧的歌迷,冷眼旁观的BBC记者……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。在盛大的晚会上,女明星被刺杀使整部电影达到了最高潮。“你可以说,我不自由,但我并不为此而担忧”——在片尾冷漠的歌声中,镜头迅速地掠过场下喧嚣的人群,在那些呆滞或扭曲的面孔背后,是已被大众文化腐蚀而失去独立意识的空洞灵魂。
《相见恨早》是阿什顿·库彻由一个喜剧明星开始向浪漫爱情剧男主角转型之作。为人谨慎的奥利弗(阿什顿·库彻 Ashton Kutcher 饰)和个性张扬的艾米丽(阿曼达·皮特 Amanda Peet 饰)在洛杉矶到纽约的航班上偶遇。两人一见倾心,但在短暂的相处之后,却又各自行走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,只有挥之不去对彼此的影像。初次见面之后,不同的时间,不同的城市,他们又多次相聚、分离。两人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,之间的微妙关系,似乎总是阴差阳错地和爱情擦身而过。在分分合合的七年之后,他们又一次重逢,奥利弗终于意识到了其实艾米丽才是他真正寻找的女孩,但艾米丽已经订婚。他们之间还会拥有单纯的友谊吗?这对冤家是会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,面临再一次分开?©豆瓣
20 多岁的阿登一生没有其他的梦想,他只想成为一名演员。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制作视频上,因为他要申请一些他永远得不到的角色。在经历了一系列可怕的试镜后,他收到了一些奇怪而令人羞辱的要求,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激进的举动:他将全权负责寻找一个他自己主要想扮演的角色。这部充满自信的处女作,形式和叙事都充满趣味,带有童话色彩,它既审视了商业职业道德,也审视了身份概念,它呈现为多层次的,也是值得怀疑的。同时,在探索既定主题时,这部电影并没有否认自己具有社会批判的基调,也没有抵制住稍微戏弄观众的诱惑。
1972年,北爱人民因不满英国政府未经审讯便予以拘留的不人道做法,决定在1月30日这天举行一场游行。英国陆军将军福特(Tim Pigott-Smith 饰)同时发表声明,定义这是一次非法游行,并将进行镇压。双方的矛盾冲突在前一夜便凸显开来,形势一触即发。北爱温和派议员库普(James Nesbitt 饰)意识到形势严峻,四处奔波告诫人们要克制,千万不可使用暴力。而另一方面英国派来一队伞兵作为先锋部队,防止北爱共和军的人伺机作乱。游行在紧张的气氛下展开,前半段的有条不紊被随之而来的混乱彻底破坏。一群激动的年轻人偏离游行路线,向驻防的的英国军队抗议并投掷石块。英国方面用高压水龙头、催泪弹和橡皮子弹还击。接着事态愈演愈烈,英军开始用真枪实弹向百姓射击,连臂膀上扎了白色手帕(以示和平)的老人也不放过。惶恐的人们四散逃窜,许多人倒在了血泊中不再起来。暴乱结束后,军方对外声称只有三人丧生,而当晚库普从医院拿来的资料显示总共13人死亡,14人受伤。
警方接报在郊野公园山上发现一具女性裸屍,死者是外籍人士,被人强奸後虐杀,身有数百处创伤。警方成立专案小组,将疑犯抓获,原来这个残酷变态的凶徒背後,其实亦有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。杀人犯康仔少时父母疏於管教,更常把康打骂发泄,结果母亲离家出走,父亲也置康仔不理。康辍学後,沾上不少恶习,後来康邂逅了天真聪慧的少女阿琪,琪生日当晚,二人在郊野公园喝酒庆祝,遭到两名外籍青年侵犯,琪惨遭奸杀,康大受打击,自此埋下仇恨的种子......
自打出演了《无耻混蛋》,法国女星梅拉尼·劳伦已经拍摄了六部剧情长片,大都是标准的法式剧情片。然而她一直有一个执掌动作大片的愿望。她觉得在法国要实现这个梦想很难,法国可以拍出各种各样的小电影,你很容易成为一名导演。随着预算提升到某个数字,这突然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。于是,借流媒体春风,她在网飞、亚马逊那里找到了机会。为此,她接受美国电影工业残酷的一面:导演在这并不神圣,新人很容易失去最终剪辑权。劳伦克服了这些挑战,先是亚马逊的《疯女人的舞会》,再是网飞的《女僚机》。后者的女盗故事已经很接近劳伦的梦想。不过在她的抽屉一直有一个传记故事《自由》。按照劳伦的说法,这是她的《邦妮和克莱德》,取材自法国七八十年代真实的雌雄劫匪布鲁诺和安妮。浪漫自然是她愿意呈现的元素,不过最让劳伦兴奋的,是她可以自己拿着摄影机,钻进狭小的车辆,拍摄自己想要的镜头——在同等环境下,她比男性同行更容易隐藏和移动自己。